全口重建是一項複雜且精密的治療,需要結合牙周治療、植牙、假牙與美學修復等多重步驟。許多患者在決定進行前最關心的問題之一,就是「全口重建要花多久時間?」事實上,整個療程長短會依個人口腔狀況、重建方式與身體條件而異。本文將完整說明全口重建的平均時間表與恢復期規劃,讓你在治療前有充分準備。
全口重建的整體時間概覽
一般而言,全口重建的療程約需3個月至12個月不等。
若採用植牙方式,需等待骨整合時間;若為牙橋或假牙,製作期較短。
整體時間取決於以下因素:
• 患者牙齦與骨質健康狀況。
• 是否需拔牙或骨質再生手術。
• 採用植牙、假牙或混合重建。
• 醫師治療規劃與患者恢復速度。
階段一:初步評估與診斷(約1~2週)
治療開始前,醫師會先進行全面檢查與影像分析,包括:
• X光或3D斷層掃描檢測骨質密度。
• 牙周健康評估與牙齒排列分析。
• 拍攝數位口腔模型並規劃咬合。
此階段的目的在於擬定最適合的全口重建計畫。
階段二:基礎治療與口腔清理(約2~6週)
在正式重建前,需先完成基礎治療:
• 牙結石清除與洗牙。
• 牙周病治療或蛀牙填補。
• 拔除無法保留的壞牙。
若有牙周感染或骨質不足,需先治療與穩定,確保後續手術順利。
階段三:植牙或修復手術(約1~6個月)
此階段為全口重建的主要工程,時間依治療方式不同:
• 植牙重建:人工牙根植入後需等待骨整合,約需3~6個月。
• 固定牙橋或假牙:製作與調整期約2~4週。
部分患者可選擇「即拔即植」或「即刻植牙」,縮短療程時間。
階段四:假牙安裝與咬合調整(約2~4週)
當骨整合完成後,醫師會安裝人工牙冠或全口假牙,並進行咬合測試與美學微調。
這一階段可確保新牙外觀自然、受力均勻,讓患者恢復正常飲食與發音功能。
階段五:術後追蹤與恢復期(約3個月)
全口重建完成後,仍需持續回診追蹤,觀察牙齦癒合與骨整合狀況。
醫師會依個人恢復情形安排回診頻率,確保牙齒功能穩定。患者在此期間需遵守飲食建議並加強清潔保養。
結語:時間投入,換來長久穩定的笑容
全口重建雖需一定時間,但成果能維持十年以上甚至終身。只要遵循醫師建議、配合定期追蹤與良好清潔習慣,就能確保重建成果穩定,重新擁有自信笑容與健康口腔。


